- UID
- 35226
- 性别
- 保密
- 出勤
- 天
- 新闻
- 篇
- 魅力
- 点
- 浮云
- 朵
- 帖子
- 金钱
- 块
- 注册时间
- 2007-3-9
- 贡献
- 点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积分
- 6245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该用户从未签到
|
楼主 |
发表于 2010-7-28 20:23:19
|
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记载,显然也是某些人编造的魏延谋反的事例。其实仔细分析后,就可以发现,魏延烧断栈道是不可能发生的。道理很简单,栈道都建在附近实在是无法开辟道路、地形险峻的地带,一旦烧断,则短时间内难以修复,也不能绕过,更不能临时修路通过。所以,如果魏延真的烧断了栈道,势必造成杨仪十万大军不能尽快安全返回汉中,而被随后又追击上来的司马懿部队追歼或大批缴获物资;如果杨仪大军安全快速返回,则说明所谓魏延烧决栈道是编造的。此问题的相关论证,在本文最后面还有详细内容。
那么《蜀书》为何要编造魏延烧绝栈道的谎言呢?原因在于:杨仪没有“假节”,也就是没有权力在军中杀掉魏延这样的高级将领。要杀魏延,必须编造一些魏延造反的证据,否则必须把魏延押送回成都由皇帝处分。这才是杨仪等人为什么必须编造魏延烧绝栈道的理由。我们也都看到了,魏延如果要反叛,其应向北,朝魏国方向跑,但是其却向南——汉中、成都跑,很显然并不是要反叛,而是要跑回来见皇帝。只要见到皇帝,大家就都明白诸葛亮到底是把接任权力给的谁了。
反过来,魏延其实是有杀杨仪的权力的,因为他有“假节”。魏延只要说杨仪不听军令,就可以把杨仪就地斩首。这也是杨仪害怕魏延的重要理由,必先下手除掉魏延。
3、陈寿在写《三国志》时的前后矛盾
——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,但欲除杀仪等。平日诸将素不同,冀时论必当以代亮。本指如此。不便背叛。(《魏延传》陈寿评论)
其实,陈寿在编写《三国志》时,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,但是虽然论述了魏延不反叛的问题,却依然采纳了其他说魏延反叛的错误记载。试想,如果魏延不反叛,那么其烧决栈道,势必会导致蜀军无法顺利撤退而遭到敌人的沉重打击,这回去后依然是要被定叛国罪的。
因此,如果魏延确实烧绝了栈道,那就是要把十万蜀军至于死地,那就是反叛;而如果十万蜀军顺利撤回,那就证明魏延根本没有烧绝栈道,也就完全是内部权力斗争。
陈寿在编写《三国志》时,一方面采信了魏延烧绝栈道的谎言(因为十万蜀军确实快速撤回了),一方面又注解说魏延只是想杀杨仪,不是反叛。其实是不正确的和相互矛盾的。
三、魏延事件在蜀汉的历史定性
1、《蜀书后主传》对魏延事件的定性
——十二年春二月,亮由斜谷出,始以流马运。秋八月,亮卒于渭滨。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,举兵相攻,延败走;斩延首,仪率诸军还成都。(后主传)
这里,做为魏延事件时期的蜀汉皇帝的传记,对这次事件的定性记载是:双方都不是反叛,而是为了不和、争权而发生的内部政变。魏延只不过是这次事件中的失败者而已。试问:如果魏延果真烧绝栈道,阻挡蜀军安全撤退,后主传能这样给魏延实践定性吗?
所以,从这个定性记载,也可以证明魏延是没有烧绝栈道的。
2、主要当事人蒋、费、杨的传记中无任何记载魏延反叛
——密表后主曰:“臣若不幸,后事宜以付琬。”亮卒,以琬为尚书令,俄而加行都护,假节,领益州刺史,迁大将军,录尚书事,封安阳亭侯。(蒋琬传)
——亮卒,祎为后军师。顷之,代蒋琬为尚书令。(费祎传)
——十二年,随亮出屯谷口。亮卒于敌场。仪既领军还,又诛讨延,自以为功勋至大,宜当代亮秉政,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,卦得家人,默然不悦。而亮平生密指,以仪性狷狭,意在蒋琬(杨仪传)
这三个主要相关人员中,蒋琬是后来的实际继任者,而费祎在魏延事件中也起了重大作用,但是在个人传记里,都一字不提魏延事件,可见应至少不是一件光彩的立功事件。如果真的是帮助平定了一次重大的反叛,怎么可能在个人传记里一字不提呢?
而在杨仪的个人传记里,也没有写魏延反叛,而只记载“诛讨延”(故意不写诛讨的理由)。同时,还清楚地让我们看到了他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任者:
第一,杨仪之所以自以为应当代替诸葛亮主持政局,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有命令由其继任,而是因为他自认为带领大军安全撤退并杀掉了魏延而“功勋至大”,由此可见,所谓诸葛亮安排杨仪继任是不成立的;我们知道,当时诸葛亮在蜀汉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,如果是诸葛亮任命的接任者,这个理由当成为杨仪赖以代诸葛亮执政的最大依据。蒋琬后来靠什么成为了蜀汉的当权者?唯一的依靠其实就是所谓的诸葛亮“平生密指”。而只有一、两个人知道的(大概就是蒋、费知道)密指,其实是不能与真正的当着多数高级官员指定的接任者相抗衡的。
第二,杨仪带领着十万大军,又杀掉了最主要的争权者魏延,但是依然不能确认自己能否真正接诸葛亮的任,还要去找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,可见并没有被诸葛亮委以继任大权。否则,有费祎和姜维等参加过所谓秘密军事会议的人出面做证,谁能反对其继任呢?
第三,如果诸葛亮平生就认定杨仪“性狷狭”,而“意在蒋琬”,则更不可能把十万大军的军权交给杨仪了。试想:两人当时其实职务是一样的,都是丞相长史,只不过一个随军,一个留府。如果诸葛亮安排杨仪继任十万大军,回去后蒋琬还可能PK掉他夺权吗?
所以,从蜀汉各方面的记载看,都反映出:诸葛亮并没有把军权交给杨仪,哪怕是临时退军的军权。由于蜀汉方面后来已经对这次事件定性为内部争权斗争,因此,这种政治斗争在本国多是极力隐晦和保密的,而在敌方的记载中,反而可以看到事情的真相。
四、敌国方面对魏延事件的记载
——《魏略》曰:诸葛亮病,谓延等云:“我之死后,但谨自守,慎勿复来也。”令延摄行己事,密持丧去。延遂匿之,行至褒口,乃发丧。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,见延摄行军事,惧为所害,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,遂率其众攻延。延本无此心,不战军走,追而杀之。(见三国志魏延传裴注)
实际上,魏国方面的这个记载,才真正反映出了事情的真相。裴松之以及现代易中天等认为敌国言论不可信其实不然。《魏略》这个记载,有很多理由说明它即合理又可信:
第一,诸葛亮临终前,安排时在场人员是:魏延等。这才是正常而合理的情况,注意是不排除任何高级官员的。诸葛亮不是神。他不可能预先知道魏延要“造反”,还不让其来开高级军事会议,又安排一旦其造反就不管他自行撤退。如果诸葛亮有此先见之明,则应提前把魏延叫来并解除兵权。但是诸葛亮没有这样做。这个军事会议,安排的就是由魏延这个当时具有“假节”授权的二号人物,来负责全军的安全撤退。
第二,诸葛亮嘱托大家:“我之死后,但谨自守,慎勿复来也。”其实诸葛亮后来的接班人蒋、费都是遵守诸葛亮这个临终嘱托的。蒋琬是一次也没有北伐,而费祎也没有主动北伐过。这证明:诸葛亮确实有过这样的临终嘱托。
第三,诸葛亮命令“延摄行己事,密持丧去。延遂匿之,行至褒口,乃发丧”。这个继任情况,是符合当时蜀汉的正常接任规则和战场局势的。理由前面已经介绍,不仅魏延是当时诸葛亮的副职、二号人物,又“假节”,最适合接任统帅部队,而且魏延军事能力最强,对于安全带领蜀军撤退也是最好的选择。而撤退回到褒口(也就是褒斜谷的南口,即蜀军已经安全撤回后)之后才发丧,也是避免在撤退中军心不稳的合理命令。
第四,“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,见延摄行军事,惧为所害,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,遂率其众攻延”。——为什么杨仪害怕魏延,而魏延并没有担心杨仪对付自己?因为魏延有“假节”,而杨仪没有。也就是说魏延在外面就可以用违反军令的理由杀掉杨仪,而杨仪从法律上说是无这个权力的。所以,如果魏延要杀杨仪,是可以正大光明地杀的,而杨仪要杀魏延则必须要搞政变。而两人是因不和而发生的冲突,在蜀汉皇帝的传记里是已经定性的,则自然是杨仪发动政变杀掉了魏延。
第五,魏延为什么打不过杨仪一个文职?这里也说明了:“延本无此心,不战军走,追而杀之”。魏延本身就没有杀杨仪的意思,可能还有低估杨仪的可能,以为一个文职能政变?因此在被杨仪突然政变后,只能带少数亲兵逃走,结果被杨仪的政变军队所追杀。
第六,《魏略》做为敌方的资料,可以不受各种政治斗争隐晦的限制,而记载出事情的真相。反之,蜀汉方面,由于该事件基本牵扯到了当时以及后来大部分蜀汉高级官员,比如:蒋琬、费祎、姜维、董允、王平、马岱、杨仪,因此不能不加隐晦。《魏略》的记载是如此的合情合理,而《蜀书魏延传》的记载又是如此漏洞百出,谁记载了魏延事件的真相,就完全清楚了。
因此,不论从哪个方面看,魏延事件的真相,其实正如敌国记载那样,是诸葛亮安排魏延继任并率领蜀军实行敌前撤退,而杨仪由于自己狷狭的性格和平日里与魏延的关系极差,担心魏延对自己不利,采取了军事政变。这个政变是发生在蜀军安全撤退回到褒口以后。
所谓褒口,就是褒谷的南口,已经基本进入了汉中,也就是说是安全撤退完成以后。这也是符合正常情况的。《蜀书魏延传》之所以错误,是因为其没有考虑到蜀汉方面已经对事件定性是内部争权。因此,不管是杨仪还是魏延,都会先把蜀军安全撤回后再采取行动。而不能在敌前就开始内讧,这样很可能争权的结果是便宜了狡猾的司马懿,使蜀军在前线就被魏军消灭了或遭到重大损失。
五、“死诸葛走生仲达”的实际情况
——《汉晋春秋》记载:杨仪等整军而出,百姓奔告宣王,宣王追焉。姜维令仪反旗鸣鼓,若将向宣王者,宣王乃退,不敢逼。於是仪结陈而去,入谷然后发丧。宣王之退也,百姓为之谚曰:“死诸葛走生仲达。”或以告宣王,宣王曰:“吾能料生,不便料死也。”
——《晋书宣帝纪》记载:“会亮病卒,诸将烧营遁走,百姓奔告,帝出兵追之。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,若将距帝者。帝以穷寇不之逼,於是杨仪结阵而去。
从敌对双方的记载看,这个事件一定是有的。这个实际情况中,有一点提示大家注意:那就是《汉晋春秋》记载:“姜维令仪反旗鸣鼓,若将向宣王者”,而《晋书宣帝纪》记载:“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,若将距帝者”。
这里的共同点在于:反旗鸣鼓的实行人,都是长史杨仪;
这里的差别在于:一个说杨仪是被姜维命令这样干的,一个没说被命令。
但是《汉晋春秋》记载有一个重大错误:姜维不论是杨仪当权还是魏延当权,都不可能去命令职位更高,排位在其前面的杨仪的。
按照《三国志魏延传》记载的当时诸葛亮指定的排序是:长史杨仪、司马费祎、护军姜维。杨仪是第一,姜维只排第三。
按照废李严上表的排序: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,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、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、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、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、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、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、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、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、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、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、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、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——这其中依然是杨仪、费祎、姜维的排序。
因此,命令杨仪去反旗鸣鼓的人,不可能是姜维,而只能是当时职位排序高于他的人——魏延。这里,很可能《汉晋春秋》根据《蜀书魏延传》做了修改,但是却修改出错误来了。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派杨仪去搞反旗鸣鼓呢?
我以为是:第一,长史杨仪一般都是跟在诸葛亮身边的,杨仪的出现,总会给人印象——诸葛亮来了——所以,这个任务杨仪去实施最合理;第二,魏延一定有另一手准备,一旦反旗鸣鼓吓不走司马懿,则魏延当会率领精锐迎击司马的追兵,以武力击退之。因此,此时魏延是带兵做这个准备,而文官杨仪只好去搞反旗鸣鼓的假象了。所以,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实际情况是:
——蜀军烧毁营垒开始撤退,司马得到报告;
——司马马上出兵追击;
——追上后,魏延命杨仪反旗鸣鼓,好象要大举反击司马的阵势;
——司马担心有计谋,于是撤回;
——十万蜀军于是全部安全、快速地撤退回到了褒口;
——又过了一些日子,司马去查探诸葛亮的营垒,发现了很多图书、粮食;
——确定诸葛亮一定已经死了,这才派出马步军火速进行追击;
——司马军一直追击到赤岸(大致到了褒斜谷的一半),也没有得到什么收获,但确认诸葛亮已死。
六、对诸葛亮究竟是死于五仗原还是斜谷中的讨论
——《魏书》曰:亮粮尽势穷,忧恚欧血,一夕烧营遁走,入谷,道发病卒。
——《汉晋春秋》曰:亮卒于郭氏坞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