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7499
- 性别
- 保密
- 出勤
- 天
- 新闻
- 篇
- 魅力
- 点
- 浮云
- 朵
- 帖子
- 金钱
- 块
- 注册时间
- 2005-5-28
- 贡献
- 点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积分
- 20732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该用户从未签到
|
近日,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。随后丁启阵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巩固自己的观点。丁启阵称,《背影》的感动是“不健康的”,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。而近代文学家中,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。
我们希望大家多多加以探讨,希望大家拥有质疑经典的精神。同时,我们也希望大家更进一步地讨论——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对学生是健康的?《水浒传》写黑帮,《红楼梦》玩早恋,《三国演义》搞暴力,《西游记》纯空想……也许,除了那些设计的、编造的“英雄故事”,学生们也没有什么可读的东西了吧?
思辨 正方
经典也可以公开讨论
对于许多人而言,教科书的神圣地位似不容侵犯。教科书上怎么写的,老师就怎么教,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只能怎么念,谁也不敢怀疑这些知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。一旦有人胆敢提出异议,要么被看成是对师德师威的挑战,轻则招致老师的严厉训斥,重则被视之为对经典的亵渎,或者被扣上哗众取宠的大帽子。
可以肯定一点的是,这些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,确有一定的突出意义,也教育了几代人。但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意义,到底能否承载今天的知识传播重任,并非不可以讨论。况且,此一时,彼一时,世异时移,环境与社会均发生了较大变化,作为知识传播的教科书又岂能以一脸古板之态,以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变应对时代的万变呢?
另一方面,真正的经典并不会因为有人质疑,就会变得黯淡无光,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意义所在,并正确对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某些瑕疵。也正是缘于对这种固有模式的盲目臣服,一些围绕经典文章提出的应试问题,居然常常难倒高知群体。有必要指出的是,许多国家的教科书更具开放性,相互之间还存在竞争特征。正是因为对教科书的重视,关于教科书内容的争议倒也司空见惯。
就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这些质疑事例来看,对错与否只是其一,重要的是,公众敢于对权威发问。至少在眼下,敢于对权威发问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反思精神。如果缺乏反思尤其是对权威的批判性审视本能,我们就难免沦为灌输式的读书机器。
思辨 反方
痞子化的精英堕落
我一向敬重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,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知识修养和人格操守,是“社会和知识的良心”,可看到丁启阵教授的发言,还是不禁有点生气。如此无聊的话题,如此毫无新意的质疑,这些专家却津津乐道、津津有味,甚至不惜打破传统的审美标准,而为自己制造一个主观的自以为是的标准去否定经典,这种“恶搞”是不是在借助轰动效应炒作自己呢?
知识精英作为社会道德、知识信仰的集大成者,他们身上闪烁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尚人格,如果他们沦落成了“为了出名不择手段”的文化小丑操守者,养成了“娱乐嗅觉”,只看到名声扩大、财源滚滚,胡乱叫嚣,尊严、高贵的传统文化流血流泪了,那正是伤心和痛楚的泪水。毫无疑问,这种痞子化、流氓化的“精英堕落”只能加剧文化的不良倾向。他们应该担当的君子风度已蜕变成了不择手段的“学术之小”。
文化总有规则,社会总有秩序,知识精英毕竟不同于“文化草根”,比如三流明星借助一脱成名,知识精英如果也将自己打入“三流社会序列”,社会发展的健康方向、经济导向以及敢于直言纳谏的“士”的风采靠谁去推动?很显然,就会造成知识责任的淡化、社会智慧的萎缩。消耗丰厚的国家经济资源和学术资源,却不能奉献承担“社会良心”,“通过出卖学术诚信和道义良知来完成知识与权力与金钱的结盟,完成自己的私人资本积累”,“精英们无法为大众提供良知示范,也无法为社会提供高品位的文化产品。所以大众文化的风靡,既是官方意识形态崩溃后的正常现象,也表征着知识界的无灵魂状态的急遽普遍化——既是道义良知的匮乏,也是知识诚实的空白(学术腐败的泛滥)”。怎么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呢? |
|